811平方公里,辖23个乡镇303个村(社区),总人口54万人,其中以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93%,地广人多,社情民意复杂,乡村治理难度大。先后获评“2019首届中国文化百强县”“中国最美乡村百佳县市”“全省信访工作示范县”“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市区”。近年来,为提升乡村法治水平,永顺县全面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已成功创建2个国家级、12个省级、17个州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并培育了一批民主法治示范创建后备村。
(一)坚持科学谋划部署,法治创建稳步推进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把法治乡村建设纳入法治建设总体规划,将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纳入工作目标管理及绩效考核内容,提高乡镇对民主法治示范村培育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力度。
二是给予经费支持。推行奖励政策,对创建成功的村(社区)给予3万元的创建补贴,以示范带发展、以创建促提升,全面推进创建工作。
三是加强动态管理。对已创建成功的国家级、省级、州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以座谈、走访、提交报告等形式开展自查自评,定期复核,全面了解各村(社区)法治建设情况。截至目前,已创建成功的村(社区)全部符合标准,予以保留、无一撤销。
(二)整合法治队伍力量,创建工作提质增效
一是推进“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重点在村(社区)干部、人民调解员、网格员、退伍军人和“五老”人员中遴选“法律明白人”,并进行培训,逐步建立起覆盖全县303个村(社区)的“法律明白人”普法服务队伍。目前,全县“法律明白人”化解各类矛盾纠纷7000余件,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约5000次,引导办理法律援助案件800余件。
二是壮大基层法治接班人力量。发挥大学生志愿者优势,组织开展了大学生寒暑假“送法下乡”活动,让大学生化身普法宣讲员,走村入户开展宣传活动,为基层法治建设注入青春力量。
三是夯实人民调解队伍根基。坚持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纵深推进矛盾纠纷化解“三二一”工作法,实现县乡村三级调委会全覆盖,自下而上逐级化解消化各类矛盾纠纷。目前全县已建成各级各类调委会337个,其中县级县矛盾纠纷调处中心1个,乡(镇)级调委会23个,村(社区)级调委会303个,行业性专业调委会10个。
(三)开展特色宣传活动,示范引领成效显著
一是大力营造浓厚法治氛围。线上线下高度融合,利用“法治永顺”“平安永顺”等微信公众号和“今日永顺”APP等平台及时推送普法小视频、普法活动和普法小常识。线下依托重要时间节点、赶集日,结合“法律九进”等活动,多渠道、多形式、多方位开展农村普法宣传教育和服务活动。2023年5月份开展的农村法治宣传月暨“美好生活 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活动,全县共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8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礼品5万余份,解答群众咨询7000余人,惠及群众10万余人。
二是结合文明实践拓宽渠道。立足创文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资源优势,坚持“以点带面、连点成线”的工作路径,打造基层法治文化治理阵地,定期组织下沉党员、干部职工、志愿者开展法规宣讲、普法讲座等志愿服务活动,构建覆盖全县、惠及全民的法治文化服务体系。
三是擦亮特色法治宣传品牌。依托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红色法治文化教育基地以及村级法治文化示范村世界文化遗产老司城等,充分发挥地域资源优势打造特色法治文化基地,以形象直观、通俗易懂的形式对群众进行普法,彰显红色、世界文化遗产与法治文化相结合的时代内涵,打造普法靓丽品牌。截至目前,全县共投入法治阵地建设100余万元,共建设县级法治文化公园2个、红色法治教育基地1个、文明法治宣传墙80面,投入建设村级法治文化阵地178个村(社区),示范村48个。大力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弘扬新时代法治精神。
Copyright 2003-2012 fzhnw.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治湖南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湖南省守法普法工作办公室 地址:长沙市韶山北路5号 联系电话:0731-84588782 E_Mail:yfzshn@qq.com 本网首席法律顾问:湖南五湖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郑宇敦 电话:19873072277 湘ICP备09027896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2020005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