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投稿
湘西普法网>本地新闻

共建共治共享边界治理成果 奋力打造民族地区善治标杆——湘西州司法局考察组到湖北省恩施州、重庆市黔江区考察法治建设和司法行政工作

作者: 来源:法治新湘西 发布日期:2023-05-29 16:52:49

湖南省湘西州地处湘、鄂、渝、黔4省市交界处。2022年7月21日,在湖南省司法厅主办、湘西州承办的湘鄂赣粤桂黔渝第四次边界矛盾纠纷联防联调协作现场会上,湘西州委书记虢正贵指出,希望边界各兄弟市州进一步加强协调配合、相互支持、定期联络,把边界矛盾纠纷联防联调机制坚持好、巩固好,努力把边界打造成为社会安定标杆区、民族团结样板区、合作发展示范区,以“边界之窗”展示“中国之治”。

图片

2022年7月21日,湘鄂赣粤桂黔渝第四次边界矛盾纠纷联防联调协作现场会在湘西州举办

今年是湘鄂赣粤桂黔渝第四次边界矛盾纠纷联防联调协作现场会后第2年。在全国上下全面开展“走基层、找问题、想办法、促发展”活动之际,5月22日至25日,湘西州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印道其带队,到湖北省恩施州、重庆市黔江区考察学习法治建设和司法行政工作经验,进一步深化与接边市州司法行政系统交流联动,助推睦邻友好、邻里互助、共建共享、联防联调在边界地区蔚然成风。

此次考察组的成员由州、县两级司法行政系统干部组成,主要目的是通过州县两级共同学习交流,推动州级层面制定的具体举措更加贴合基层实际需要,确保各项工作桩桩件件都能够在县市一线更好落实、见到实效,让调查研究更接地气、沾土气、冒热气。

湘西州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彭延辉,局机关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科、普法与依法治理科、公共法律服务管理科、行政复议科、宣传教育培训科负责人和保靖县、永顺县、龙山县司法局主要负责人参加考察学习。

考察组一行先后考察了湖北省恩施州、重庆市黔江区的司法所、民主法治示范村、仲裁委员会、司法鉴定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社区矫正中心、基层人民调解工作室等16个考察点,从市局机关到服务窗口,再到乡村、社区,大家十分珍惜这次学习机会,每到一处,都认真看、仔细听、详细问,边考察、边思考、边讨论,解放思想、守正创新、推动司法行政工作现代化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深化改革、追赶超越、实现全州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决心越来越坚定。

牢牢抓住法治政府建设“关键少数”

有效破解“告官不见官”“出庭不出声”

作为“关键少数”的领导干部,能否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直接影响着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和效果。

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是党政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直接体现。去年,湘西州出台了《行政复议与应诉工作暂行规定》,明确规定了行政机关负责人必须出庭应诉的6种情形。《规定》出台后,我州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率始终保持在100%。

如何有效破解“告官不见官”“出庭不出声问题”,考察组带着问题与湖北省恩施州司法局、重庆市黔江区司法局进行了座谈交流,重点了解了恩施州、黔江区两地敦促行政负责人履行出庭应诉职责、降低行政诉讼败诉率的具体举措,针对法治建设和司法行政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与相关科室负责人进行了探讨交流,现场气氛热烈。

图片

▲恩施州司法局座谈会现场

通过座谈了解到,恩施州出台了《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规定》,将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正职负责人出庭等纳入法治政府建设考评指标,与纪委监委建立了问题线索移交机制。

图片

▲黔江区司法局座谈会现场

黔江区出台了《行政诉讼败诉案件责任追究办法》,在全市率先建立党政联合实施败诉责任追究工作机制,推进区纪检监察、组织部门、司法行政机关职能联动,有力提升了监督的规矩效应和震慑效应。

大家普遍感到,持续推进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还任重道远,将进一步探索纪检监察监督、组织监督与政府层级监督融合互动机制,着力促进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让“告官能见官”“出庭又出声”成为常态。

司法所是基层法治建设的重要阵地

司法所作为司法行政机关的最基层单位,是基层政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基层法治工作机构。

湘西州把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作为夯实基层法治建设基础的重要抓手,将司法所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治理效能提升行动”的具体内容写入了州委1号文件,建立了州县两级司法行政系统领导班子联系司法所的“定点包抓”制度,全面提升司法所规范化水平,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建设。

图片

▲在恩施州宣恩县司法局椒园司法所调研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工作

今年是州委政法工作的平安基础提标年、法治保障提质年、能力作风提升年,也是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提升年。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作为夯实基层基础的重要内容,正是此次考察组考察学习的重中之重,16个考察点设在司法所的有5个,就是要通过考察学习找到破解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瓶颈、难点问题的具体方法,切实发挥好司法所协调推进、督促检查乡镇法治建设的作用。

此次考察的5个司法所都是拥有独栋办公楼的司法所。在司法所人员配备上,恩施州、黔江区两地均推行“2+N”模式,即在每所至少配备2名以上政法专项编制司法员的基础上,根据乡镇实际工作需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再补充不少于2人的司法辅助人员,充实司法所工作力量。

新时代新发展,在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全面升级的同时,也对司法所人员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科负责人感慨,干事创业,核心在人,关键还在司法所干部队伍要进得来、留得下、稳得住,要千方百计增强基层司法行政干部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们干起来有劲头、想起来有甜头、讲起来很光荣、成长起来有希望。

因地制宜创新人民调解机制

推动矛盾纠纷在基层实质化解

人民调解作为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主渠道,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着“第一道防线”的重要作用。

图片

▲在恩施市人民调解中心调研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也是“浦江经验”20周年。近年来,湘西州不断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在全州推广矛盾纠纷化解“321”工作法,按照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五个一”工作机制建立重点、疑难案件领导包案制度,形成了州、县、乡、村“四级书记”抓矛盾纠纷化解责任体系。2022年,全州化解矛盾纠纷12598件,化解成功率98%,其中85%以上的矛盾纠纷能够在乡村两级化解。

图片

▲在黔江区司法局多元矛盾纠纷化解中心调研

矛盾纠纷调处化解,高手在民间。

恩施州龙凤镇组建“6090”调解小队伍,由60岁以上的退休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老退伍军人,带领“90后”工作人员共同化解矛盾纠纷,传授纠纷调处经验。

图片

▲在黔江区边区联防联调工作站调研

黔江区边区矛盾纠纷联防联调工作站坚持只做“让”的工作、不做“争”的文章,通过基层组织共建、联席会议共商、区域协同共治、发展规划共谋、基础设施共筑、富民产业共兴、治理成果共享、经验模式共推,促进了鄂渝边界经济一体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人民共同富裕。

永顺县司法局负责人思考着,此次考察获益匪浅,各考察点盯紧“小切口”、提炼小做法值得借鉴。今年是永顺县推行矛盾纠纷化解“321”工作法5周年,要进一步完善县、乡、村3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加大经验总结推介力度,让“321”工作法在基层不断开花结果,枝繁叶茂。

搭建公共法律服务掌上平台

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走进恩施州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一台12348公共法律服务智能终端机吸引了考察人员的目光。

图片

▲在恩施州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调研

恩施州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恩施州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是全省首个成熟可运营的公共法律服务智能平台,群众通过智能终端机可以获取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公证办理、司法鉴定、智能咨询等服务信息。同时,全州还开通了掌上公共法律服务平台,通过“法治恩施”微信公众号就可直接进入。

在恩施州宣恩县的乡镇公共法律服务站也同样看到了这台职能终端机的身影。现场工作人员通过乡镇终端机现场进行了操作演示,在操作智能咨询栏目时,工作人员通过3分钟完成系统问题的选项后,就能迅速生成专业的法律意见书。

考察组成员认为,恩施州依托“互联网+”推行足不出户的法律服务举措,为湘西州进一步优化“线下1小时、线上1分钟”的公共法律服务圈提供了很好的范式,值得学习借鉴。

图片

▲在恩施仲裁委员会调研

图片

▲在恩施市司法局硒都司法鉴定中心调研

考察期间,考察组还到恩施仲裁委、恩施市硒都司法鉴定中心考察民商事仲裁和司法鉴定工作,详细了解了机构的发展历程、案件情况、从业人员情况和下一阶段发展思路,并就机构建设、行业发展、人员培育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学习。

融入地方元素 深挖法治文化

让民主法治示范村“有血又有肉”

“心路”调解室、兴陆亭……在黔江区新陆村,多处可见以“新陆”二字谐音命名的法治文化阵地。

新陆村是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该村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朱科军介绍,该村以“欧家寨”法治大院为核心,打造了集“政策宣传、法律咨询、纠纷调处、民情反馈”等为一体的服务阵地,构建“法治文化风景线”,让群众“出门有法、抬头见法、休闲学法”成为常态。

图片

▲在黔江区太极镇新陆村调研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

“心路”调解室也是该村的一大特色,“心路”取自“真情为民暖人心、齐力共筑幸福路”,调解室还创新“望其表、勤安抚;闻其意、寻突破;问其理、辨本真;切其法、止纠纷”的“望、闻、问、切”二十四字调解工作法,实现了“矛盾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就地化解”。

而在恩施州考察的民主法治示范村中,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将清廉建设与法治建设相结合,依托“家训”助推基层治理,引导群众依法析理、与法同行。

图片

▲在恩施州咸丰县唐崖镇彭家沟村调研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

恩施州彭家沟村以传承好家训、订立好家规、弘扬好家风为重点,总结展示了全村11个姓氏庭院家训及家风故事,让好家风激发正能量。

恩施州湾田村建成了一座清廉家风馆,包括“传世家风文脉蕴廉、红色家风初心润廉、民风淳厚同心助廉、好风传习清正促廉”四个部分,以家风带村风、促民风转变。

恩施州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恩施州创新普法工作模式,实施“一月一主题”滴灌式普法,以融入式普法满足群众的法律需求和法治需求。

在恩施州龙凤坝司法所,考察组成员看到了该镇推行法治宣传教育“一月一主题”的活动实施方案。

龙凤坝司法所所长向考察组介绍,今年,乡镇共设置法治惠民、乡村振兴·法治同行、关爱妇女权益等12个宣传主题,利用群众会、招聘会、民俗活动、节庆活动等契机,开展专题培训、知识竞赛、法治文艺演出等活动,增强法治宣传活动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短短4天,行程紧凑、内容丰富。考察组成员纷纷表示,这是一次创新理念、开阔眼界的学习之行,是一次解放思想、启迪思路的实践之行,是一次加强交流、深化合作的收获之行。尽管时间较短,但在学习考察中深受启发,既看到了差距、感到了压力,也增添了动力,更加坚定了做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下一步,将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吸收借鉴,切实把学习考察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举措,取长补短、真抓实干,以工作新成效努力推动全州司法行政工作现代化,奋力打造民族地区团结奋斗善治标杆。

本地新闻更多>>
权威发布更多>>
法治讲堂更多>>

Copyright 2003-2012 fzhnw.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治湖南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湖南省守法普法工作办公室 地址:长沙市韶山北路5号 联系电话:0731-84588782 E_Mail:yfzshn@qq.com

本网首席法律顾问:湖南五湖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郑宇敦 电话:19873072277 湘ICP备09027896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2020005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