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投稿
湘西普法网>县区连线

推进州域治理现代化建设 打造“善治”西歧

作者:彭延圆  来源:湖南法治报 发布日期:2023-03-14 11:01:11

近年来,永顺县西歧乡积极适应新时代社会治理新需求,把推进州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以平安建设为主线,以五治合力为中枢,以群众参与为拓展,组织统筹、协调联动,积极推动阵地建设与社会治理有效衔接,着力打造州域社会治理新阵地,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西歧奠定基础。

“我们把阵地往前推,实现平台融合、资源整合、功能集合,搭建人人参与的社会治理大平台,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西歧乡党委书记杜娜娜介绍,“西歧乡推进州域治理现代化建设要素齐全,五治为先再加上群众参与,构建起了一个上下贯通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体系。”



西歧乡瓦厂村打造法治文化长廊

突出“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以党建统领牵总,站在政治的高度抓落实,在机关办公条件有限、房屋紧张的情况下,西歧乡克服政府办公楼年代久远、环境较差的不利因素,将办事大厅的最中心位置单独设置成综合办公室,并增置了综治 (网格化)中心服务窗口和诉源治理工作站,规范化建设西歧乡综治(网格化)中心,明确了政法委员、平安建设领导小组、网格员职责,以乡、村、组为单位划分 40个三级平安建设工作网格,健全西歧乡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构建了以平安建设小组为引领、政法委员为核心、网格员为主线、志愿者服务队为辅助的“四位一体”的工作格局。



综治(网格化)中心服务窗口

强化“自治”根基,激活内生动力。强化组织引领,使自治力量“统”起来。建立以村级党组织为核心,把支部建在网格上,创建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网格长、村干部、党员为中心的网格化管理架构。健全议事制度,使自治力量“聚”起来。根据村情民意制定履职事项,成立“村民议事会”、“村民监督会”,充分利用村务公开栏、为民服务群、等宣传载体,形成“周例会、月公开、季反馈、年总结”的工作制度,定期邀请乡政府干部、驻村工作队、党员代表、法律顾问等共同参与研究制定规划,围绕群众关心问题,协调解决问题,引导村民有序参与村务,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监”新格局。加强网格建设,使自治力量“活”起来。充实三级平安建设工作网格,用活护林员、水管员、网格员三支队伍,构建“林、水、人”“三网合一”自治体系,将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小事纳入村级网格管理事宜,制定乡规民约、强化规范约束,发挥明导向、正民心、树新风的积极作用。



村级召开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院坝会



网格员开展抢收莓茶志愿服务活动

夯实“法治”固本,兜牢保障底线。打造一支法治队伍,健全农村治安防线。配齐“一村一辅警”,建设村级警务室,推进“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与法律顾问签订服务协议,延伸为民服务触角,采用“志愿者+法律明白人”的模式,在村级选培法律明白人,带动农村群众学法用法。整合各类法律服务资源,设置法律服务站点,统筹开展纠纷调解、基层法律服务、法律咨询援助,提升法律服务品质。定期在村开展“法援议事”活动,现场解答群众关于地界权属、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方面法律问题。组织志愿服务队伍将法律送进田间地头,通过以案释法、宣传手册等方式让法律知识贴近民心,引导全民守法。在村便民服务大厅打造法治图书园地,在醒目位置放置图书架,放置普法读本、各类宣传手册,增强群众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发挥小阵地大能量。结合人居环境整治、文明乡风、清廉建设等内容,在相关村寨设置法治长廊,让群众在沉浸式交流中学法用法,增强法治意识。结合乡村大舞台、农村大讲堂,开设法治讲堂,夯实乡村治理根基。



开展普法宣传活动

深化“德治”建设,构建和谐环境。西歧乡强调要以德治滋养法治、涵养自治、培育智治,立足家庭主阵地,广泛开展寻找“最美农家”“平安家庭”等活动,挖掘蕴藏在“最美农家”“平安家庭”中的良好家风,发现张良全、向隆彪等一批先进典型,让身边人教育身边人。组织志愿者在全乡范围内广泛宣传张桂梅、郭明义等新时期道德楷模,尊老爱老的好榜样,树立了崇德向善的价值导向,形成了孝老爱亲的良好风尚。推进移风易俗,邀请老干部、党员从村务公开到人居环境整治,从婚丧嫁娶到邻里纠纷调解都制定了详细规定。鼓励各家各户都挂上“家规家训”,增加村内“法”“德”“孝”“亲”“廉”等元素,厚植为政清廉、秉公用权的廉洁文化土壤。开展“千人大巡逻”行动,护佑节假日安全。站好“护学岗”,筑牢“安全网”。利用文化基地和住户院坝,深入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落实党群连心“五个到户”“互助五兴”等治理模式激发基层党建活力,倡导自力更生参与产业建设,引领群众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推动形成了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新风正气。



网格员上门入户宣传先进事迹

增强“智治”支撑,提升治理水平。深刻把握群众的实际需求,着力于“民生服务、治安防治、生态共治”等构建好提升整体智治能力的框架,最大限度服务好民生。以“一门式一网式”“智慧人社”推广应用为重点,推动“互联网+政务”建设,简化办事流程,让群众切实享受到“对条件、就享受”的民生服务新生态,拉动政务服务从“碎片化”走向“一体化”。在交通要道,主要村道,卫生院、农商银行、九年一贯制学校等重点区域安装摄像头,建好建强“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安全视频监控系统,消除村组安全盲区。守好群众“养老钱”,力推反电诈APP,利用湘西为民群推送案例、防诈骗图文和短视频50余篇,帮助指导安装1100多人次,上门宣讲40余次。全面推行林长制巡护系统、河长制巡河系统,以管好林、管好水作为生态共治的着力点,将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及治理现代化有机融合起来,让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志愿者宣传安装反电诈APP

西歧乡瓦厂村党支部书记张良全表示:“过来我们的管水模式被全州推广,这是对我们村民自治参与社会管理模式的认可。一直以来,我们都十分注重激发干群共治的活力,推崇群众参与各项社会事务管理,既要让党的领导贯穿于社会治理的始终,也要发挥好群众参与的积极作用,让农村治理更加民主、透明、高效,共同打造一个安全、有序、稳定、文明的社会环境。”

本地新闻更多>>
权威发布更多>>
法治讲堂更多>>

Copyright 2003-2012 fzhnw.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法治湖南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湖南省守法普法工作办公室 地址:长沙市韶山北路5号 联系电话:0731-84588782 E_Mail:yfzshn@qq.com

本网首席法律顾问:湖南五湖律师事务所 主任律师 郑宇敦 电话:19873072277 湘ICP备09027896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202000537号